重温百年奋斗的恢弘史诗,正是信仰之光照亮前行之路,如磐初心凝聚奋斗伟力,汇聚成今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矢志奋斗的磅礴力量。而我们每一名大学生党员都应当认真学习党史,从中感悟初心使命,知行合一、学以致用。本着宣传红色基因的目的,学校开展了党史故事宣讲活动。
数学与大数据学院2018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二班宋婵同志通过抗日英雄刘胡兰的故事,讲述了革命先辈的献身精神。刘胡兰是已知的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,对于她的牺牲,毛泽东十分惋惜,挥笔写下了“生的伟大,死的光荣”8个大字。宋婵说到,“胡兰精神”在今天,就是告诉我们要坚定信念、不屈不挠、敢于担当、勇于奉献。
美术与设计学院2018级预备党员冯燕新以改革开放时期的“红旗渠精神”为主题,讲述了在建国初期勤劳勇敢的林州人民,苦战十个春秋,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长1500公里红旗渠,展现出林州人民“自力更生、艰苦创业、团结协作、无私奉献”的精神。她告诉同学们,今天的红旗渠,已不是单纯的一项水利工程,它已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象征。应当学习红旗渠精神,以独立自主为立足点,以艰苦创业、无私奉献为核心,以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为导向,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勤劳坚韧的优良传统,体现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不懈追求。
化学与材料学院学生党支部在致远楼508开展第七期“讲述红色故事,传承文化经典”党史教育宣讲活动,此次活动由化材学院2018级化学一班学生党员张加琳主讲,2018级化学一班学生共同参与。会议伊始,张加琳同志提出学习党史是我们了解党情、国情的基本途径,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,学党史,悟思想,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刻不容缓。紧接着,张加琳同志通过介绍何叔衡同志为了不拖累同伴突围,毅然选择跳崖。临死也要和反动派搏斗的英勇事迹。随后,他鼓励学员们要培养坚定不移的决心,踏实肯干的恒心,要有敢于担当、乐于奉献的意识。最后,张加琳同志总结了本次宣讲活动的意义,全体参会人员积极讨论,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要以“无私奉献,一心为公”为价值追求,坚定理想信念,勇担时代之责。本次活动,用生动朴实的语言讲述党的光辉历史,引导学员们深刻领悟党的初心使命,更加坚定其对党的理想信念,培养了学员们艰苦奋斗的学习作风,营造爱党爱国的浓厚氛围。
为进一步以党史滋养我校青年学子、激励他们承担发展使命,弘扬红色精神,旅游文化学院高姚兰同志以《伟大转折——遵义会议》为主题进行宣讲活动。在宣讲中他通过向同学们介绍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——遵义会议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,呼吁同学们积极学习我党在真理面前敢于坚定信念、坚持真理;在错误面前敢于承认失败、改正失败;在困难面前敢于克服困难、团结奋斗;在问题面前敢于实事求是、务实担当的精神。
生物科学学院18级的预备党员黄韵讲述了“抗美援朝,保家卫国”的故事,做抗美援朝精神内涵的宣讲。抗美援朝彰显了中国态度,永不称霸、扩张,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。同时,绝不会允许任何人任何势力侵犯和分解祖国的神圣领土。
2021年5月28日,生物科学学院入党积极分子及中共预备党员共24名同学在致远楼506开展了讲党史故事——“红军山炮连的来历”活动,让同学们一起“学党史、强信念、跟党走”,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华诞,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,党史记录着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史和一些主要事迹跟人物,这就是本次活动的目的。活动开始,杨林维同学让全体同学起立,一起高唱《义勇军进行曲》,歌声嘹亮,同学们热情满怀。接着,便问同学们“有没有同学了解关于中国红红军的山炮是如何来的,是怎么发展起来的?”立即便有同学回答,但是她的描述不够详尽,不能够很好的了解。在这个基础上,杨林维同学开始了她的党史故事宣讲——红军山炮连的故事。故事从1931年5月16日,第二次反“围剿”战斗打响。31日,红三军团及红十二军突袭建宁城,共击溃国民党军刘和鼎师4个团。至此,红军15天横扫700里,连打5仗,消灭国民党军3万多人,缴枪2万多支,缴获山炮4门(两门为白沙战斗中缴获),战后,毛泽东高兴地在建宁留下《渔家傲·反第二次大“围剿”》的光辉诗篇开始,到1934年1月29日,国民党派出飞机轰炸红军阵地,向邱家隘防线进攻。7倍于红军的敌军轮番进攻,山头上炮火纷飞,子弹呼啸。红军指战员沉着应战,红军的山炮派上了用场,待敌人发起冲锋进入了最佳射程才开炮,敌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。只可惜山炮数量少,炮弹有限,在防御战中只能起辅助的作用结束。经历了三年的时间,山炮连完善了,让红军有了较为强大的军事力量。
通过本次活动,同学们不仅了解了“红军山炮连的来历”,更深深的被一幕幕使人感叹、催人奋进的情景所感动。想到自己生活在祖国的怀抱里,条件如此优越,却悄苦悄累不能持之以恒发奋学习,真是太不应该了...青年人要感谢党史中的优秀人物,他们使我懂得了生命的真正意义,激励我奋发向上,并不断攀登学习上的高峰。
中国共产党从嘉兴南湖的一条小船上走上来,走向新中国,走到了改革开放的这天,走出了一条救国救民、复兴中华的道路,走出了一条社会发展、经济繁荣的道路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此刻的新中国。党正走在新世纪的征途上,她激励着我不断向前、向前、再向前!100年的光辉历程,走出了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:中国共产党是时代的中流砥柱,是中华民族的脊梁。我相信,在党的带领下,我们的祖国将一天比一天强大,一天比一天繁荣。
图/文 闫光凤 审核/校学工部

宋婵讲抗日英雄刘胡兰的故事

冯燕新以“红旗渠精神”为主题,讲述林州人民的故事

张加琳在班级讲红色故事

黄韵讲述“抗美援朝,保家卫国”的故事